INDUSTRY INFORMATION

资讯中心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职场技巧

三大强者定律:蒲公英定律,马尾松定律,尖毛草定律

发布时间:2023-7-21 16:03:09 浏览:165

作家刘墉说过一句话:
每个人都要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,先短暂隐形找寻目标,积蓄能量,日后方能毫无所惧,成功地浮出水面。
漫漫人生路,举步维艰是常态,劳苦失意是底色。


那些挫折困顿,跨不过去是千沟万壑,迈过去了就是大道通天。



读懂这三大强者定律,帮你拨云见日,在黑暗中指引前行的方向。




1
蒲公英定律



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。



刚刚踏入社会,到新的单位,干的全是最脏最累的活;



付出了很多努力,想做出成绩,却又被现实磕碰得头破血流;



总是被置于偏僻阴暗的角落,不被任何人重视,自生自灭。



这让我想起一个“蒲公英定律”。



蒲公英的种子看似柔弱纤细,常常被吹到土壤并不肥沃的地方。



它常年得不到阳光照射,也没有肥料的滋养。



但不论环境再差,它都会全力以赴地往下扎根,拼命汲取养分。



最终破土而出,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朵。



看过数学家张益唐的故事。



1985年,张益唐赴美留学,在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



原本大好的人生就在不远处等着他。



却没想到,在读博期间,由于理念不合,导师将他逐出师门,并拒绝给他写推荐信。



没有推荐,张益唐的求职之路屡屡碰壁。



最后,为了养活自己,他只能去一家快餐店做会计。



因为屈辱,他甚至不敢回国。



从高材生沦为打工者,换作他人,或许就此一蹶不振,但张益唐却从未放弃。



每天下班,不管多累,他都要花几小时,推演枯燥的方程式。



到了休假日,更是整天泡在图书馆里,查资料,写论文。



几年后,他完成了论文《素数间的有界距离》,一举破解了著名的“孪生素数猜想”难题。



论文发表后,震惊了美国数学界,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张益唐,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明星。



没多久,美国加州大学便聘请他担任终身教授。



沈从文说:“有些路看起来很近,走去却很远的,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。”



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都会经历一段蛰伏期。



就像被风四处吹散的蒲公英,但无论落在哪里,只有扛过去,才能落地生根。



人生苦难重重,遭遇挫折无数,我们会被看轻、被辜负、被打压。



但只要咽得下委屈,忍得了寂寞,总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




2
马尾松定律



秦岭淮河以南,生长着一种植物——马尾松。



正常情况下,马尾松树皮呈现红褐色,枝干光滑,但当伐木工砍去马尾松的枝条时就会发现,伤口处很快会流出一种含油的汁液。



受伤后的马尾松会分泌松脂来包裹伤口,防止病菌的入侵,也促使伤口快速修复。



成年人,也应当拥有马尾松一样的“自愈力”。



作家阿城曾讲过自己的经历。



19岁那年,中学还没念完,他就被下放到山西农村插队。



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,起猪圈、刨猪粪、背粮食。



经常累得半死,却还要忍饥挨饿。



一起插队的知青,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,垂头丧气。



唯独阿城,尽管也苦不堪言,他却没有就此沉沦,反而拼尽全力,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



白天,劳作之余,他在河边摸鱼捉虾。



回来借些油盐,炖一锅汤,趁热喝了,又变得精神抖擞。



到了晚上,他就靠着墙,就着昏暗的灯光,阅读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一箱书。



命运给了他一记暴击,阿城却以豁达与乐观,来疗愈自己,熬过了最艰难的十年。



等到插队结束,很多人都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。



只有阿城容光焕发,根本不像是受过了苦。



回到城里后,阿城开始写作,他将这段坎坷的经历也写进文字。



1984年,《棋王》一经发布,就引起轰动,奠定了阿城文坛大师的地位。



想起杨绛先生说过:
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,无论什么时候,你都要相信,真正治愈自己的,只有自己。
人生在世,谁不是一边奋力奔跑,一边努力打伞。


唯有经受住生活的种种刁难,才能激发出自己的全部潜能,愈挫愈勇。



生活充满暗礁与潜流,只要你能扛住,一切委屈和伤痛,都将成为你人生路上的垫脚石。







3
尖毛草定律



在非洲草原上,有一种尖毛草,一开始总保持着两三寸的高度,非常不起眼。



但半年后,雨季到来,短短几天,它会迅速窜到两米多高。



直到人们刨开土地才发现,它的根部,竟然长达28米!



原来,在之前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,它从未停止生长,只是在努力扎根土壤。



它悄悄为自己积蓄力量,只为等待一场大雨的降临。



这就是著名的“尖毛草定律”。



很多时候,我们只看到一个人表面的风光无限。



却不知道,每一个光鲜的背后,都是无数汗水的堆积。



作家林清玄一生著作等身,拿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奖。



很多人羡慕他的成功,但没想过,走到这一步,他付出了多少常人无法企及的努力。



从小学三年级开始,林清玄就规定自己每天写500字。



到了中学,增加到1000字。



进入大学后,更是雷打不动,每天逼自己写满2000字。



为了写作,他什么工作都干过,什么苦都愿意吃。



他在餐馆当服务生,在码头做过工人,摆过地摊,在洗衣店烫过衣服,甚至还杀过猪。



经过长期的默默笔耕,林清玄积累了大量写作经验,文笔越来越成熟。



慢慢地,他开始陆续发表作品,最终成为一代散文大家。



从来没有什么人生开挂,有的不过是厚积薄发。



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一次演讲中说:“一个人若不付出时间,就一定不会成功。”



世上没有白走的路,有今天的蛹虫破茧,才有明天的彩蝶翩翩。



静下心来,脚踏实地,用日复一日的练习、积累,去换一点点的突破和改善。



作家纪伯伦说:“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,人们不能到达黎明。”



当你熬过那些黯淡无光的日子,终能像这暗中生长的尖毛草,活得热烈而茂盛。





在一次课堂中,白岩松让学生选出《道德经》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话。



结果,大多数学生都选了这句: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


白岩松解释这句话说:
人生中,经常会遇到狂风暴雨,让你觉得世界末日都到了。



这时你要相信,再大的风雨都会停下,你若能撑住,风雨过后,就会迎来真正的蜕变。

掌握这三大定律,纵使疾风起,人生不言弃。


终有一天,你咽下的苦与累,受过的伤和痛,都将照亮你的前路。